又跟杨一清说了说青浦县的未来发展,才打道回府,万通不在家,他不敢离开太久。
又是九月初九,重阳佳节。
吴有为自己哀怨的吃着妹妹水仙给他做的重阳糕,自从万通有了水军就经常出海,重阳节都不跟自己过了。
就在他哀怨的时候,九月癸丑朔,日有食之。
吴有为发现日食真的很眷顾大明啊!
基本上三年一次,甚至是两年一次了,是不是跟小冰河时期有关系啊?
因为现在已经有变冷的趋势了。
乙卯,经过朝廷上不知道某位大人的说法,反正宪宗皇帝为此,免了南畿水灾的秋粮。
这一年刚到秋日,北边的新屯田之地便统计得粮六万余石。
吴有为记得那段城墙是后世保存至今的“明长城”。
据说嘉靖以后,又于宣府、大同、蓟州北部沿线修筑偏东边墙。
同时,松江府的知府和华亭县的县令,也一起到任了。
并且给吴有为捎了口信,让他有空去拜见一下上官。
吴有为直接接待的来人:“实在是不凑巧,大军出征,如今这边就本县与青浦县令在支撑着,实在是走不得,不如等大军凯旋归来,本县与青浦县令再去拜会上官... 如何
来人据说是松江府的捕头,来这边是为了办公,听了这话一抱拳:“遵命!”
他倒是走得轻松,吴有为犯愁了:这来的什么人呐?
对方给的帖子上也没写名字,只写了官职。
不过随后他就没时间考虑了,因为程鹏云的程氏一族,举家搬迁。
他们程氏一族,全都过来了,一共八房人,因程家有个规矩,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,八房人都是嫡出,三四百口子的人来了,却没落户在上海,而是落户在了青浦县。他们在杨一清手里头买了一块地,作为族人聚集地,而那里就被称为“程家村”。
吴有为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这个地方,但是现在那里归属青浦县,并且因为是新建的村子,杨一清就按照县城的建设规制来,把那里建的特别好,这下子别的村子不乐意了。
不能让大令这么做,你家亲戚你就给建了个村子,我们村子也很破啊?
但是杨一清也说了,建设村子人花钱了,你们要是花钱,我也给你们建。
谁不想自己的村子安全啊?谁不想跟徐家汇、陆家嘴那样,建设的固若金汤?
倭寇和海盗现在是不来了,不代表以后世世代代都不来了。
住在海边的人,都在担心以后,这辈子是安稳了,自己的后辈们可也得安稳才行啊!
于是一个个的开始搜刮自己家里的存款,打算也弄个安全村落居.....
这边安排好’了人,那边程鹏云就去拜访吴有为了。
“怎么去了青浦县呢?”吴有为一见面就抱怨:“我都把房子给你准备好了。”
“没办法,家父觉得还是挨着亲戚住得好,于是就去了青浦县了。”程云鹏抱歉的道:“加上应宁还答应给我家孩子当先生。”
“啊?”吴有为愣住了:“去教书?”
“不不不!”程鹏云赶紧摆手:“他只是偶尔去程氏族学里教导一番,能得当朝榜眼的指点,那些小子很幸运了。再说应宁现在是朝廷命官,怎么能给人当先生呢,这里可不是京里,每天事情多着呢。”
吴有为郁闷了:“我的事情也很多啊?可是我也会去给学生们上课的.....
偶尔教学瘾头犯了,他就会去上海综合学院,挨个班级的上课,各科撸一遍,神清气爽有没有?
还能赢得不少同学们崇敬的眼光,这对吴有为来说,才是他最喜欢的成就感。
“您若是闲着的时候,也能过去讲讲课。“程鹏云巴不得吴有为也去呢,好歹是个探花郎啊!
“嗯?”吴有为奇怪的看了看他:“我讲课的内容,你们八成听不进去。”
民间有句俗话叫“富不过三代”,对经商了三代的他们来说,银子来得太容易了,生意顺风顺水,渐渐的花钱就开始大手大脚起来,也不愿意为了节省或多赚一个铜板而费心,久而久之,想不出败家子都难。
只有让他们知道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”,“有钱也不是万能”的,才会激励他们奋斗,前三代人是奔着赚钱去的,后三代人就得奔着科举使劲儿了。
这就是程氏一族的思想。
而吴有为讲课的内容,五花八门什么都有,从最基本的语文和数学,到新晋的科目化学、物理等等,基本上,没有跟科举挂钩的地方。
这样的课,程氏族学会欢迎么?
“不管讲什么,但凡是你能去,就是他们的荣幸了。”程鹏云却不管那个:“算术也挺好,不能出去当个书呆子,连数,都不识。
那才会让程家的老祖宗们蒙羞呢!
自家商户起家的,子孙后代却不识数,说出去都丢人。
“那好吧!”吴有为打算试一下,反正他现在自己的学校里头,有不少学生都还不错,对化学呀,物理什么的,还挺感兴趣。
当然,小孩子都要全面发展,现在他们要学的就是认字和识数,等到了大一点再开始分|门别类的进行系统学习,稍后等大学的时候,就专精某一....
就像陶文书院,现在的陶文书院更像是一所袖珍的综合性大学。
崔铁牛他们就是第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。
而吴有为现在县衙里任职的,都是他的学生们,这些学生们虽然出身不高,可是一个个很聪明,不聪明的也很务实,不然他也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就大刀阔斧的改建上海县了。
自己的班底,用着才顺手。
而给他当县丞的人,便是当年大山夫妇的孩子,大山跟吴有为的姓,他家的孩子因为父母和祖父母都是奴籍,就算是除籍了,他这一代也不能科举,于是便带着两个弟弟和两个堂弟过来,给吴有为帮忙来了。
这个叫吴家庆的孩子,今年十八岁了,可是成熟的跟二十八岁似的,他比吴有为可要负责任多了,每天都守在衙门里办公。